陈晓明:以文学书写科技的前沿性 广东作家最有可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
9月18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上,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花城文学院联席院长陈晓明纵谈对大湾区文学的观察与思考: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确实有很多新的发展,非常精彩。仅仅就今年茅盾文学奖而言,前十部大湾区文学就入选了两部,前四十部入选了9部,这本身就表明大湾区在长篇小说方面,一大批作家都不断有新作涌现。再像很多年轻的作家,王威廉、蔡东等,他们的作品都有很多新的特点,表现出对生活更深的一种挖掘。
这种对生活更深的洞察也可以将其视为大湾区文学新的特质——前沿性。大湾区文学的前沿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它天然的特质。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直处于时代的前列。这片土地上的生活、思想行为、价值观念都起到引领的作用。
这种前沿性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不仅仅是新的表现手法或形式,更是一种奋斗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品格。像路遥《平凡的世界》,最重要的是写出中国人如何在这种苦难、困苦当中还要自强、自立、自尊的精神。相似的还有梁晓声的《人世间》。现在我们大湾区确实缺一部《平凡的世界》,缺一部《人世间》,我相信这正在形成、正在酝酿。
像今年茅盾文学奖呼声很高的《烟霞里》和《燕食记》,写作手法都很传统,但是我恰恰在这些作品里看到一种前沿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在大湾区这样的氛围中才能生长、显现。
这种前沿性还包含了对今天科技的一种敏感性。大湾区也处于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沿,对科技创新的书写可能蕴含了文学新的可能性,但是目前这样的作品并不多见。
20年前,我参加中国作协举办的中日青年作家对话会。当时我就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日本很多70后作家的作品中几乎都有写到科技,但是中国作家居然一个都没有。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日本作家已经会考虑科技对人生活的侵入以及人和科技所发生的那种关系,而我们的作家尚未涉及这个题材。
中国最早的跟科技有点关系的小说还是刘震云写的《手机》,但是《手机》最后变成一个偷情的故事,作者没有从科技方面进行探索,这是比较遗憾的。
这种科技上的前沿性,我觉得广东作家是最有可为的,因为在这里你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最直接的科技生活。这里既有像华为、腾讯等大型科技企业,也有很多中小科技企业,都非常有创新能力,这些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中肯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精彩的故事,值得我们关注和书写。
当然文学不只是歌颂,不只是写成功的,不只是写辉煌的,文学它要写活生生的人物,写人们奋斗和创造经验的过程。我觉得文学要把失败和在失败中又站起来的精神写出来。
我们当年最可爱的人物在上甘岭,那么今天谁是最可爱的人物?我觉得就大湾区而言应该出在广东深圳,不用把这些人物写得多么高大上,而是要写出他们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生与精神。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内容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