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证件查询

凌云光因行业制宜,打造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利器

时间:2022-05-27 19:10责任编辑:仝宗莉阅读10000次

  标题:凌云光因行业制宜,打造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利器

  18世纪60年代,人类迎来第一次工业革命,自此,每一次工业革命都给人类社会生产力带来巨大提升。当前,以信息物理系统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中国制造2025》推动着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作为工业4.0的最大主题,智能工厂贯穿产业升级全过程,传统行业智能化转型也已拉开序幕,视觉识别、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和规模化生产,给智能制造提供了基础,同时降低了成本,让原本“高不可攀”的智能工厂变成现实。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开头难

  但需要注意的是,鉴于行业属性差异大,不同行业之间智能工厂成熟度差异很大,比如汽车和电子制造行业发展较快,而印刷、纺织等传统制造业发展相对较慢。在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工业化基础建设已有一定基础,有的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做了一些数字化、智能化的尝试,比如上线ERP、MES等系统,采购更高级的自动化设备等,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常言道“入乡随俗”,由于没有考虑到具体行业的特殊性,一些常用的数字化转型手段在制造业难免“水土不服”。以印刷行业为例,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智能化转型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首先,印刷企业尝试智能化转型的主流手段是使用ERP、MES等系统,但这类系统对印刷行业流程不熟悉,落地效果差。也有企业将这类系统的功能进行扩展,对生产计划和执行进行部分追溯,但无法深入到执行层面,仅仅能实现下达生产计划的功能。

  其次,很多数字管理系统落地效果不好原因还在于获取数据困难,所有数据依赖人从纸质报表变成数字报表,从写字变成敲键盘录入。这个过程只是文档的数字化,并不能解决数据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

  关于智能工厂的建设,还有一个较大的误区是把自动化当成智能化。比如有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功能完善,操作简便,但只是单机的自动化,没有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终究只是一座信息的孤岛,不能起到更大效用。

  凌云光因行业制宜,打造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利器

  智能工厂的组织层级可分为基础设施层、装备层、产线层、车间层和工厂层五个层级。这五个层级自下至上是数据的收集与整合,自上而下是管理决策的执行。

  以凌云光推出的面向印刷行业的智能工厂方案为例,就从底层开始做出了针对印刷行业特性的改造,其主要特点如下:

  信息驱动,重点环节加强管理

  从原材料管理到成品发运,每个环节的任务下达和反馈信息都直接与信息系统关联,从而通过信息化手段驱动整个生产流程。具体到每一个工单的管理,系统会为其建立详细的产品档案,规划合理的工艺路线,在对作业进行分解、排产之后执行。同时,考虑到印刷作业不确定性较强的特点,整个系统在计划排产、产品追溯、半成品管理、自动报工、质量检测、过程控制、质量改进、呆滞料预警以及立库和设备监控等环节都重点加强管理。

  灵活可变,合理推进生产流程

  以计划排产为例,不同于其他行业,印刷行业的计划排产往往涉及工人、设备、车间等的二次调度。计划员把所有生产的时间、车间、机长、人员进行排布,但这个排布需要有能调整的空间,工厂还可以根据现场出现的人员调配、设备维护等问题灵活进行二次调度,方便工厂更合理地推进生产流程。

  多重信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在执行过程中,系统可以把产品追溯、半成品管理、自动报工、质量检测、过程控制、呆滞料预警等环节中收集到的数据与预先设置的标准进行对比,起到预警作用,减少人工失误的同时减少废品的产生,更能通过不断提升的产品质量赢得客户信任,为企业带来收益。

  未来,大力发展制造业,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百年强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因地制宜”的改造,各类智能化转型手段将成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利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之路会更加顺畅。

内容来源:中国网

最新内容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为"财经新闻网"的作品,均为转载或摘编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管理团队| 删稿指南| 如何求助| 管理条例| 公益记者| 律师顾问

鄂ICP备2021021926号 鄂公网安备42010805432363号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RUANWENDASHI.COM